7月4日,中非高嶺茂名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與西南科技大學聯合開展的“高嶺土尾礦制備高純光伏石英砂關鍵技術研究”項目中期交流會在西南科技大學順利召開。公司副總工程師兼研發部主任馮杰帶領技術團隊與西南科技大學孫紅娟課題組就項目進展及后續攻關方向展開深度交流。

一、突破尾礦高值化利用技術瓶頸
項目負責人劉波副教授系統匯報了階段性成果,團隊已完成茂名高嶺土尾礦的工藝礦物學解析,開發出“擦洗-磁選-浮選-酸浸”聯合提純工藝體系,在關鍵雜質去除率等指標上取得重要突破。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研究團隊主動延伸研究邊界,在尾礦綜合利用方面取得附加成果。

二、聚焦光伏材料核心需求
馮杰充分肯定了項目組扎實的研究工作,并指出:該項目對提升我國光伏坩堝用材自主供給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針對下階段研發,她建議重點強化原料粒級精準控制與關鍵雜質深度去除兩大技術關鍵點的攻關力度。
三、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
孫紅娟教授代表校方作出承諾,下半年將集中優勢科研資源,組建專項攻堅團隊,嚴格把控研發節點,確保按期完成光伏級石英砂純度、回收率等核心指標。雙方就建立“月度技術對接+季度成果評估”的常態化協作機制達成共識。
此次技術交流,標志著該項目進入工藝優化與成果落地的關鍵階段,為我國高嶺土尾礦資源化高值化利用開辟了新的技術路徑,同時為光伏產業鏈上游材料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