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一項非常好的休閑運動,對人的身心健康大有益處。釣魚前的準(zhǔn)備工作,綁釣鉤,制作線組、調(diào)漂,都需要動手動腦。去野外垂釣,無論騎自行車、步行或乘車都要有一定的運動量。河邊、湖邊一般都植有樹木,加上水和陽光,這三種物質(zhì)形成了豐富的負(fù)氧離子,對人的身體健康十分有益。當(dāng)你在聚精會神垂釣時,什么煩惱都扔到腦后了。尤其是中魚后,人與魚相持、博弈后獲得了勝利,此時的感覺太美妙了。
1964年到山西省靈石縣做石膏礦產(chǎn)資源勘探,汾河流經(jīng)該縣,第一年沒有帶釣具,第二年這時汾河的水已經(jīng)很少了,我嘗試釣了一次,一無所獲。聽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說,沿河的小造紙廠向汾河里排放了大量的污水,造成了汾河嚴(yán)重的污染,致使河中的魚蝦和一切生物都滅絕了。
1967年到內(nèi)蒙古察哈爾右翼前旗二夭溝地區(qū),做云母礦產(chǎn)資源勘察、勘探。距離駐地大約20多里有一處至今也不知名稱的堰塞湖,該湖為兩山夾一水,水面雖然不寬,但是非常長,湖水很清澈而且非常深。第一次在這個湖上釣魚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當(dāng)時使用的釣具是一根四節(jié)對插的3米6竹節(jié)釣竿,兩付拉砣,使用蚯蚓做釣餌。我隨便選了個地方,也沒有打窩子,一根竿兩付拉砣下水之后,很快就有了動靜。從此釣竿經(jīng)常是兩個鉤都中魚,拉砣的鈴鐺聲更是響個不停,忙的我手忙腳亂。多半天的功夫釣上了20多條都是清一色20公分長的鯽魚。我當(dāng)時用了一個裝襯衫的玻璃紙包裝袋當(dāng)魚護(hù)(那時侯還沒有塑料袋一說),就在我收竿之后,拿起放在水邊的玻璃紙袋時,一是魚太多,二是袋里有一些水,玻璃紙袋不堪重負(fù),底下一下子被撐開了,嘩啦一下所有的魚都放了生。同事Z會修自行車,他把單位的一輛破自行車修理好了,之后我經(jīng)常騎車帶著他一起去釣魚,每次都有很多魚獲。回到駐地,晚飯后開始收拾魚,宿舍的每個人都有任務(wù),去食堂要來醬油、醋、鹽和蔥姜蒜,去女同事處要來點紅糖,有白酒的貢獻(xiàn)出白酒。一個多小時后,煤油爐上魚的香味彌漫了整個宿舍,只見這些饞鬼,一個個舉著叉子拿著飯盒,急不可迫的等著吃魚。Z喊道:“一人一條魚,把魚湯給我留下。”我知道第二天魚湯煮掛面,又是一頓美餐。野外工作和生活很艱苦,但是苦中作樂,體現(xiàn)了地質(zhì)勘探隊員的樂觀精神。
第二年轉(zhuǎn)移到了大西溝工地。我們的駐地在大山溝中一處平臺上,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孤伶伶四排土坯房。沒有電,沒有書,沒有報,沒有一切娛樂活動,強(qiáng)烈的釣魚念頭讓我鋌而走險,翻山越嶺,獨自一個人去重溫釣魚的舊夢。大西溝距離釣魚的地方大約有四、五十里路,雖然有斷斷續(xù)續(xù)的小道,可是我從來沒走過。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我翻過長滿荒草、灌木叢的山脊,穿越一條山溝,路過一處墳地,新埋的墳頭前還插著招魂幡。后邊的路就好走多了,又到了我熟悉的湖邊,我的心情一下子變得舒暢起來。就在我忘情的沉浸在釣魚的歡快之中,突然發(fā)現(xiàn)天色暗了下來,原來是太陽落山了。在山區(qū)有這樣一個常識,只要太陽一落山,天很快就要黑了,我趕緊收拾東西往回返,已經(jīng)晚了,沒走多遠(yuǎn)天就黑了,幸虧天上有微弱的星光,依稀能辨認(rèn)出回去的小路。墓地新埋墳頭前的招魂幡在夜風(fēng)中飄著,穿過了山溝,一切似乎很順利,沒想到在翻越山脊時找不到上山的路了,這時我的心里有些慌亂,我努力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經(jīng)過短暫的思考,如果繞行,路程太遠(yuǎn)半夜也回不到駐地,而且道路同樣不熟悉。最后決定趟著齊腰深茂密的荒草和灌木叢往上攀爬。我一邊深一腳淺一腳往前走,一邊用釣竿拍打著前方的灌木,突然驚起的飛禽(野雞、沙雞)嚇得我魂飛魄散,汗毛都豎起來了,一身的熱汗變成了冷汗。其實驚動的野獸、蛇蝎在草叢灌木叢里,我看不見罷了。經(jīng)過艱難的攀爬,終于爬到了山脊,往下一看,遠(yuǎn)處有微弱的燈光,那是駐地的燈光,此時懸著的心一下子落了下來。當(dāng)我回到駐地后,同事們紛紛問道,你怎么這么晚才回來,一個人天黑地暗,荒山野嶺,萬一碰上毒蛇猛獸多危險。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dāng)時一是憑著年輕氣盛,二是有著豐富的野外工作和生活經(jīng)驗,另外運氣好沒有碰到猛獸,(當(dāng)?shù)卮_實有狼)否則也不會化險為夷。
回到北京之后,工作繁忙,釣魚的機(jī)會不多。不過只要有機(jī)會我是不會放過的。
1976年為勘察建筑用沙,在懷柔水庫上游測量庫底剖面,特地從陶然亭公園借了一條手劃小船。閑暇時在綠水青山,碧波蕩漾的湖中泛舟垂釣,就像畫中的景致一樣,美妙極了。當(dāng)時我們一行人吃住就在水庫管理處,一日晚飯后到大壩上去遛彎,看到泄洪閘里有魚,我馬上回宿舍拿來釣竿,換上長線,一會兒就釣上20多條白鰱魚。泄洪閘這個地方禁止釣魚,大牌子就豎在旁邊,水庫的工作人員看到我們釣魚,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未加干涉,我們也很知趣,釣了一會就收竿了。第二天地質(zhì)組老J到集市又買回20條魚,借用水庫管理處職工家屬的鍋灶,燉了一大鍋白鰱魚,又買來白酒,大家興高采烈地聚了一次餐。
1996年我光榮的退休了,退休之后我花了一千多元購置了全套的釣具,其中包括六根3米6的海竿及魚輪,從3米6至7米2四根玻璃鋼釣竿,(當(dāng)時碳素魚竿還未普及,只偶見從韓國、日本帶回的碳素竿)以及架桿、抄網(wǎng),各種型號的魚鉤、魚線等。若干年后淘汰了玻璃鋼魚竿,又購置了多支碳素魚竿。
我釣魚純屬休閑,一般都是午睡后到附近的河、湖釣到天黑,回家正好吃晚飯。我從不去收費的魚塘釣魚,因為我覺得到那種地方釣魚顯示不出自己的釣技。我有過一回釣了50多斤、都是五六十公分長大鯉魚的記錄,也偶爾有白板的時候。一般來說總是有所收獲,后來老伴不讓把魚拿回家了,釣上來的魚不是給旁邊的釣友,要不就是放生了。高英培說的相聲《釣魚》里有這么一句話;“閉眼也能拿百八十條”,我在燕莎商城附近的亮馬河上,用當(dāng)時的新釣法【空鉤沾粉】加七星漂,從下午兩點多到六點多鐘,四個小時里釣上八九十條小白條魚,給同事喂烏龜用。
近年來,一是年紀(jì)大了,力不從心了,二是城里可垂釣地方越來越少了,釣魚的機(jī)會也就少了。不過釣魚這項休閑運動仍然是我的最愛。